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全党更加自觉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破解基层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材料与冶金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研室教工党支部自入选教育部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项目以来,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分析总结党建难点、厘清党建着力点,聚焦党建主责、主业,创新新时代党建举措,着力提升支部政治引领力、组织凝聚力及战斗力,助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筑牢坚强战斗堡垒,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建新功。
一、主要做法
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九大行动”落实“一聚两融”,提升支部“三力”,筑牢坚强战斗堡垒,勇做贵州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图1 深刻领悟新时代党建的指导思想、实践要求,把握基层党建方向,破解基层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
(一)“聚”焦党建业务主阵地,提升支部政治引领力
1.铸魂行动:完善政治学习机制
支部坚持“目标一致、方案融合、落实同步”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支部党建工作和教研室业务工作,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载体,建立起“支委领学、党员自学、专题学习、现场教学、结对共学”五位一体的政治理论学习机制,引导教工把思想统一到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来,不断夯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思想基础。
2.强基行动:升级党建宣传手段
支部不断创新党建宣传工作方式,办好“一室”“一栏”“一网”宣传阵地,实现“六有”,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用活“走廊文化”,让“空白墙”变成“党建墙”,全面宣传党的理论和党的历史;建成支部网站,成为党建业务交流的平台与窗口,逐渐打造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支部动态的前沿阵地。
3.提质行动:校企支部联建品牌
支部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着力推动和企业、职业院校的联建共建,与其党支部签署党建联建协议,与有关党支部所属企业共建技术联合项目,把党建联建业务共建作为推动支部工作的有力抓手,蓄力打造党建品牌,以品牌建设引领实践突破,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
图2 “聚”焦党建业务主阵地,通过“三大行动”,夯实党建基础
(二)“融”合科学研究最前沿,提升支部业务战斗力
1.扬帆行动:推动学科质效跃升
面向国家“双碳目标”、绿色发展战略与技术重大需求,“融”合科学研究最前沿凝练与聚焦“生态高分子新材料”特色方向,积极承办、协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推进国际国内高校、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创立“创新•创业”论坛,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来校讲学。近3年在Angew. Chem. Int. Ed., Adv. Funct. Mater.等杂志共发表SCI论文160余篇,助推贵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3年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
2.筑巢行动:打造先进创新平台
聚焦特色方向,打造先进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平台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稳定和吸引科技人才的重要载体作用,提
升支部业务战斗力。近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新获批贵州省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项目;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使企业新增产值超1亿元。
3.头雁行动:形成人才齐飞雁阵
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和工作生态,真心育才,让人才愿意来,来了能干事,能干成事,干成事有尊严。人才吸引力显著增强,近两年引进年轻博士6人,其中4人入选学校特聘“A”岗、其中1人为中科院A类百人计划入选者。2022年,1名学校特聘“A”岗教授、年轻博士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已发展成为预备党员。
图3 “融”合科学研究最前沿,通过“三大行动”,践行“事业聚才”“筑巢引凤”“真心育才”工作思路,提升支部业务战斗力
(三)“融”合立德树人第一线,提升支部组织凝聚力
1.红烛行动:涵养“又红又专”先生
支部充分发挥在教研室职称评定、人才引进、评优评先等方面政治“首关”作用,把牢教师队伍政治方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感。聚焦教学科研,实行党员“一带一”结对,落实老带新教师帮扶内循环;聚焦成果转化,实行支部“一带多”领头,校企合作共建外循环。
2.星火行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支部全面落实专业核心、必修课程“1881”教育教学改革,即每“1”门课都要求进行思政与科技前沿结合,结合知识点至少凝练“8”个思政融合点、“8”个科技前沿融合点,要求发表至少“1”篇教改论文。近3年《有机化学》入选贵州省思政融
合示范课程,《高分子化学》入选贵州省一流课程。
3.青苗行动:传承基因培育新人
创新育人手段,每年度组织“学长想和你聊聊大学四年这些事”考研与学习交流活动;建立本科生学习激励机制,号召教研室特岗教师友情资助设立了教研室“溪山之星”奖励计划;培育学生母校情怀与感恩之心,组织本科生制作毕业纪念视频;结合年度地球日活动,开展“绿色发展”与绿色高分子新材料专业宣传。本科2021班获省优秀班集体;各类竞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2019级、2020级本科考研升学率分别达54%、61%;本科生参与发表SCI论文10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一区论文1篇。
图4 “融”合立德树人第一线,通过“三大行动”,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教师党支部作为具体落实的基点,必须担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任,涵养“大先生”品格,把培育科学精神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
二、取得成效
支部“‘九大行动’赋能‘一聚两融’助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党建思路的实践成效显著提升,不管是在国家级、省部级申报、科技创新高水平研究成果、人才聚集、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增强了教育实效,强化了教育功能,初步形成了“新时代党建与中心工作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势头。
图5 “九大行动”赋能“一聚两融”,助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成效显著,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建设教育强国上建新功
(一)支部政治引领力、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
1.“‘一聚两融’提升支部‘三力’,开启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新征程”教学视频入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平台与培训平台课程库;
2.《“一聚两融”提升高校教师党支部“三力”》案例入选编入教育部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优秀案例丛书;
3.自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项目以来,支部2023年获评了贵州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4.党建论文《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建设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获得贵州大学优秀论文奖;
5.近三年引进年轻博士6人,其中4人入选学校特聘“A”岗、其中1人为中科院A类百人计划入选者。2022年,1名学校特聘“A”岗教授、年轻博士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已发展成为预备党员;
6.着力打造“军民科”支部联建党建品牌,强化与兄弟院校支部、企业的联系与交流,最终促进双方党建与中心工作共同高质量发展;
7.支部书记谢海波同志2021年获得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二)支部、教研室业务战斗力显著增强
1.谢海波同志入选中国化学会纤维素专业委员会、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绿色化学委员会委员,2021年入选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Journal of Renewable Materials, 高分子通报杂志编委;
2.教研室近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新获批贵州省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创新团队项目;在Angew. Chem. Int. Ed., 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 Adv. Funct. Mater., Energy Storage Mater., Chem. Eng. J., Green Chem., 等杂志共发表SCI论文160余篇,有效助推了贵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进入2023年ESI 排名全球前1%;
3. 2019级、2020级本科毕业班升学率分别达54%和61%,2020级本科班获省级优秀班集体;本科生参与发表SCI论文10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一区论文1篇;
4.承担贵州省科技支撑项目5项,与企业签订技术联合开发项目6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1亿元。
(三)辐射示范影响力增强
1.思政融合理念与课程被中国教育报道
(http://fx.xwapp.moe.gov.cn/article/202205/627c4f0a8323640001a37bb9.html);
2.众望新闻网报道支部党建与业务融合 打造坚强战斗堡垒案例
(https://site.gog.cn/650003/10633905535164615);
3.天眼新闻媒体报道
(http://jgz.app.todayguizhou.com/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5848045.html);
4.支部网站自开通以来访问量超过52000次;
5.谢海波同志在贵州大学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质量提升推进会暨首期“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沙龙上受邀做经验介绍;
6.谢海波带领本支部党员同志分别到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教工党支部、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经济系教工党支部,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进行新时代基层党建经验交流;
7.2023年12月13日,贵州大学党委正处级组织员董蔚然携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教工党支部支委会成员到支部开展党建交流;
8.2024年材料与冶金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教工党支部荣获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编辑:齐佳敏
责编:柳娜
编审:龙晓雪
【返回顶部】
主办:中共贵州大学委员会组织部 维护管理:中共贵州大学委员会组织部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西校区 邮政编码:550025 org@gzu.edu.cn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