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帮扶专家赴我校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通过座谈交流、党建联建、“面对面”辅导等形式,讨论我校旅游管理学科建设,进一步推动贵州大学高质量发展。
共商学科建设。4月9日至10日,“组团式”帮扶座谈会举行。两校签署了《复旦大学旅游学系“组团式”帮扶贵州大学旅游管理重点学科实施细则(试行)》,确定了2025年度目标任务清单,研究了我校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工作。
我校副校长王锦荣代表学校对复旦大学专家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围绕历史进程、学科门类、科研平台等方面介绍了贵州大学基本情况。他表示,希望依托复旦大学的学科优势,助推贵州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旅游学系)党委书记盛晓蕾表示,希望双方教师队伍的“精兵强将”都能参与到帮扶工作中,共同推动学科发展。复旦大学教授、帮扶组组长巴兆祥表示,贵州大学设立旅游管理二级学科符合贵州文旅需求,要为文旅产业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眼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党建联建共建。4月9日下午,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历史学系)党委与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党委开展学科红链、党建联建共建活动。会议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通过党建联建共建活动,推动与‘组团式’帮扶高校之间互学互鉴、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推进文旅一体深入融合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了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讲话精神,以党建引领“组团式”帮扶工作,共商学科建设方案。
盛晓蕾表示,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历史学系)将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对接贵州大学旅游学科建设需求,聚焦建设任务目标,凝聚智慧、共创发展平台,共同将联建学习成效转化为学科建设优势,持续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上,双方分别围绕“学科红链”“党建联建共建”主题,结合贵州省内旅游资源与两校学科优势进行交流讨论。
一对一、面对面。4月10日下午,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面对面”辅导会举行。会议围绕课题设计、申报策略、项目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我校高质量项目申报蓄力赋能。会上,我校各学院教师依次汇报研究方向,复旦大学专家成员针对课题存在的问题,结合评审经验,从研究框架、方法设计与文本规范等方面逐一提出指导建议。复旦大学专家强调,题目是课题的“眼睛”,需精准聚焦研究切口,项目的创新性需体现在视角、方法或数据的突破上。
我校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锦宏表示,本次辅导会通过“问诊式”指导切实提升了申报材料质量。参会教师表示,专家的指导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他们将结合具体建议完善申报书,力争在国家级科研项目中实现突破。
此次“组团式”帮扶有效整合了高校优势资源与地方产业需求,彰显了两校“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治学理念,为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地方文旅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也为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可持续的创新引擎。
来源:贵大新闻网
编辑:赵致晗
责编:龙晓雪
编审:罗卫刚
【返回顶部】
主办:中共贵州大学委员会组织部 维护管理:中共贵州大学委员会组织部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西校区 邮政编码:550025 org@gzu.edu.cn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