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文学院在东校区行政楼报告厅举办“语通四海·文润青春——新时代青年的语言传承与使命同行”文学作品朗诵会暨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同学们以红色经典为载体,以普通话为纽带,用实际行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了新时代贵大学子的文化自觉与使命担当。
青春之声:诵时代新篇,抒青年之志
“用茫茫的夜色作墨,用疮痍的土地作纸……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之后,是谁?写下的两个字——中国……”汉语言文学2401班同学深情演绎《青春中国》,铿锵有力的诵读瞬间将观众带入那段艰难而光辉的岁月;汉语言文学2301班带来《这盛世如您所愿》,表达新时代青年对先辈的告慰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在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乘风破浪……民族复兴的使命有我担当”;汉语言文学2404班则以《可爱的祖国》抒发赤子情怀:“我自豪你的悠久,数千年的狂风吹不折你挺拔的脊背……我自豪你的坚强,抵住内忧外患闯过岁月蹉跎”,句句饱含对祖国深沉的敬意与自豪。
致敬英烈:忆峥嵘岁月,传不朽精神
汉语言文学2302班深情朗诵欧震作品《不朽》,以声绘境,将观众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个夜晚,我在台灯下读着抗战英雄的故事……我仿佛看见了那些倒下的战友,血染的军装、泥土、山岗”。朗诵者用沉郁而激昂的语调,再现英雄壮举,传递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令人动容;汉语言文学2403班则以饱满的深情演绎《我的祖国》,诵声中尽显山河壮丽与家国情怀,一字一句皆流淌着对祖国深沉而炽热的爱,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对祖国的无限赞美与真挚情感。
薪火相传:承语言之美,启未来新程
汉语言文学2303班以激昂的青春之声献上《新火,薪火!》,以铿锵语调发出“新火不灭,薪火相传”的时代强音,通过先辈与吾辈跨越时空的对话,抒发家国情思,呼应新时代的召唤;汉语言文学2304班则深情朗诵《百年沧桑》,在“回望历史风云激荡,展望复兴伟业辉煌”的诗句中,带领师生穿越百年征程,感受民族的坚韧与复兴的信念;汉语言文学2402班演绎的《诗韵·信仰·征程》,将“诗韵千年不绝,信仰如炬,征程如歌”的恢弘词句与舞台表现融为一体,展现语言之美与信仰之光在时代中的深沉回响。
文学院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测评员吴畏在点评中表示,同学们用清晰标准的发音、真挚动人的情感,将文字化为力量,让经典照进现实,充分展现了语言文化的魅力与贵大学子的风采。文学院彭兴滔副教授在点评中进一步强调,朗诵会以语言通人心、以文化育新人,是推广普通话、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的生动实践。
文学院党委书记陈爱东在讲话中表示,此次活动融语言训练、文学教育与思政育人为一体,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独特育人价值,打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新格局,引导青年学子在诵读中感悟文化自信、在传承中明确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学院院长谭德兴教授在讲话中强调,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民族认同的基石。他希望同学们以此次朗诵活动为契机,做一名优秀的语言传承者,用心感受普通话的音韵之美,提升语言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做一名赤忱的红色经典诵读者,深入研读经典,让红色基因在朗诵中激活、传承、焕发新的时代光彩;更要做一名坚定的使命同行者,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用青春和才华,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崭新篇章,让个人理想与家国命运同频共振。
来源:贵大新闻网
编辑:赵致晗
责编:龙晓雪
编审:罗卫刚
【返回顶部】
主办:中共贵州大学委员会组织部 维护管理:中共贵州大学委员会组织部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西校区 邮政编码:550025 org@gzu.edu.cn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