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人文学院 王锦淮 报道)10月30日下午,由人文学院民族学硕士点发起组织的民族学人类学学术沙龙在人文楼217会议室如期举行。此次沙龙的主题是“揭谜中国苗侗农林文书的发现与研究开拓历程”,主讲人为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苗侗农林文书(又称“清水江文书”、“锦屏文书”)的发现者杨有赓老先生。我校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美学等专业的教师、同学30余人参加了活动。 首先,杨先生结合自身经历,向大家介绍了他本人发现苗侗农林文书的机缘和展开相关研究的开创性经历。随后,杨先生分享了他几十年来研究文书的初创成果与心得。 最后,针对中国苗侗农林文书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杨先生明确提出了“以《宪法》为纲,高举民族旗帜,打造农林文书的国际品牌”的响亮口号。杨先生认为,要做好苗侗农林文书的保护和开发工作,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第一是关于文书的定性问题,文书是苗侗社会宝贵的文献遗产而不应该是档案;第二是关于文书的名称问题,“中国苗侗农林文书”这一名称最能贴切地体现文书的内容和定位;第三是关于保护文书的参与单位问题,省民委理应成为文书抢救保护工作的成员。对于中国苗侗农林文书保护的技术性问题,杨先生认为应按国际标准做好两件事:一是将文书制成数字化典藏版,二是建立活性生态博物馆网络。 精彩的报告历时两个多小时,杨先生渊博的学识和豁达的胸怀使在场的师生深受启发,大家纷纷就自己的心得或疑问与杨先生展开了积极地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