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领导讲话
龙超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发布人:orgman  发布时间:2015-06-10   浏览次数:95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访省委常委、贵州大学党委书记龙超云

  新闻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出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全省唯一一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贵州大学如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勇担历史重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赴京参会归来的省委常委、贵州大学党委书记龙超云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此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吹响了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号角。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在这一历史性转变中肩负着重要使命,贵州大学如何面对这一伟大的历史担当?

  龙超云: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加快了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步伐,贵州高等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贵州大学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面向未来、适应发展、顺应人民要求组织实施好《教育规划纲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为基本要求,深入研究理清思路,制定措施和办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学科结构,增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要进一步认真总结贵州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经验,把学校改革发展放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局中去思考,放在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大局中去谋划,放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任务中去部署,坚定不移地融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主流、融入国内国际学术前沿主流、融入“211工程”建设主流,全面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努力在“欠发达、欠开发”的西部省区建设有中国区域特色、有国际影响、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军性高水平大学。

  记者: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重要基础。高校如何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更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人才?

  龙超云:人才培养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关键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立志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贵州大学要进一步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激发学生追求新知和理想的火焰,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成为能吃苦、能适应、能创造、能奉献的高素质“四能”人才。

  在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的同时,要合理设置应用学科专业,加强学科建设,建立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全面深入探索教改新路,引入竞争机制,改进学校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要坚持知行并重,以校风学风建设为着力点,采取理想教育、社会实践、课堂教学等各种形式和渠道,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记者:高校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的大背景,立足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经济社会服务应是高校发展的题中之义。

  龙超云:高等学校服务社会既是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自身不断发展、完善、提高的迫切需要。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贵州大学应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坚持服务人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为重点,狠抓科研队伍,加强学科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夯实科研基础,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紧紧围绕贵州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接大课题,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记者: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能力,此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成为备受关注的一个焦点,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龙超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重视教育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

  贵州大学将进一步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突出位置,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不断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制机制。把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重大基础性工程和战略任务,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培养潜心教学、严谨科研、团结向上、素质全面的教师队伍。对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努力适应就业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推行教学管理创新,强化教学质量监控,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统筹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把建设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搞好一流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我校要加快人文学科建设,构建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融合的通识教育平台,培养更多的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

  记者: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发,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一个新的里程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贵州大学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谋求更大的发展?

  龙超云:此次会议对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作了全面部署,对推进高等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为高校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校一是组织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会议精神实质,为新一轮发展夯实思想基础;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学习宣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强大声势,营造重视、关心、参与和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把广大师生思想统一到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要求上来;三是制定好贵州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全面谋划贵州大学今后的发展。

  我们感到欣慰的是,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贵州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贵大新校区建设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贵大8个学科进入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现已启动实施。由外交部、教育部、省政府主办,贵州大学承办的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暨第三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正在贵阳举行,贵州大学在服务我国外交战略和贵州对外开放中加快了国际化进程。

  我们将按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要求,瞄准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要求,坚持稳步发展和提高质量相结合,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教学改革为中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风格,把贵州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大学。

        来源:贵州日报

返回顶部

主办:中共贵州大学委员会组织部 维护管理:中共贵州大学委员会组织部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西校区  邮政编码:550025 org@gzu.edu.cn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