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勤,男,1933年生于巍山清溪村金满塘。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贵州省先进工作者,现任贵州大学麦作研究中心主任。
近日,记者在巍山碰到了回家省亲的张庆勤,眼前的他满头白发,笑容可掬,就像居住在隔壁的爷爷。
走出国门
首次考试得零分
用张庆勤的话说,他是13岁就开始闯天下。小学毕业那年,成绩优异的张庆勤同时考取了巍山中学、东阳中学、东阳师范初中部,可是家里太穷了,正当他犹豫着要不要继续读书时,同村的5个小伙伴邀他一起考金华农校。听说考上金华农校可以半农半读,不用交学费,张庆勤心动了。最终的结果是只有他一人考上了金华农校。
那一年是1948年。第一年学校要交120斤大米,拿出自家的存粮,又借了一部分。父亲挑着80斤大米,他挑着40斤,整整走了200里路才到学校。好在新中国成立后不用续交大米,张庆勤才得以继续维持学业。
1952年,从金华农校毕业后,张庆勤被分配到浙江农业厅。可是那一年学校选取了5名成绩优异的学生考大学,结果张庆勤幸运地考上了浙江农学院。1953年,学校选派留学生,经过层层选拔,张庆勤成为学校唯一一位到上海参加考试的学生。理所当然的,他通过了考试。在北京学习了一年俄语后,1955年,张庆勤来到现在的乌克兰哈尔科夫农学院留学。
刚开始因为语言不通,上课基本听不懂,张庆勤只能课外借同学的笔记抄写。第一次摸底考试,张庆勤数学考了零分。说起这段历史,张庆勤记忆犹新。但他觉得只要发奋努力,一定可以成功的。结果再次证明了他的实力:到学期末,他成了全班第一;到了学年末,他考了全年级第一。五年后,他以优秀成绩毕业。
回国创造
多项麦作研究第一
1960年,张庆勤学成归来。原本他被分配到中国农科院,但当时贵州农学院新成立植保系,需要引进一位专家。张庆勤得知消息后,二话不说就到了偏远的贵州。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他与小麦育种结下了情缘。他的目标很明确,在贵州农学院、在长江流域,甚至在全国领域争取先进。
50年来,张庆勤“以身相许”小麦育种事业,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1962年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小麦白粉菌以无性世代在自生麦苗上越夏”的见解;1968年育成我国第一个小麦抗白粉病品种“大山洞7号”,同年育成我国第一个小麦白粉病抗源品种“白免3号”;1972年,他在国内首次制定了抗病性的分级标准和确定白粉菌生理小种的鉴别寄主;1978年他在世界上首次用野燕麦与小黑麦杂交成功,育成小麦-野燕麦-黑麦双易位系“燕小黑27”;1990年他用节节麦、野燕麦、硬粒小麦、偏凸山羊草杂交,育成世界上第一个高抗小麦全蚀病品系“贵农775号”……
上世纪80年代初,贵州还是“缺粮大户”,小麦亩产只有100斤,吃饭问题成了头等大事。张庆勤经过一次次试验,一次次探索,终于成功研制出“贵农10号”。1985年在安顺试种200亩,亩产达到710斤。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打电话给他,详细询问了“贵农10号”的长势,还走了10多里路,亲自到试验田查看。1987年,“贵农10号”在全省推广,贵州全省小麦总产量也从9亿斤增加到2000年的30亿斤。
父女联手
研究小麦基因
尽管今年已是78岁高龄,但张庆勤并没有闲下来,作为贵州大学麦作研究中心主任,仍在从事杂交小麦研究。这一课题同样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目前已接近于生产应用。现在他研究的小麦品种已经遍及安徽、江苏、湖南等小麦主产区,每年,他都要到这些地方调查。
张庆勤的女儿张立异如今接过了他的衣钵,从事小麦基因工程研究,从基础理论角度进行证明。一旦证明完成后,父女俩的研究成果将对世界小麦生产、育种产生重大意义,而且很有可能获得国家三大奖项: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
非常乐意
为家乡奉献知识
从13岁离开家乡,这些年,张庆勤回乡的次数屈指可数,不过故乡的印迹依旧明显,乡音纯正,用东阳话交流没有任何问题。
这次回乡,让张庆勤感触颇多,“这些年东阳变化太大了,以前巍山镇上只有三百田附近有房子,如今镇区扩大了不知道多少倍。”这次回来,张庆勤准备呆上一段时间,除了会会亲戚朋友,还想到横店、木雕城等地方看看。他说,如果有机会能为家乡人民贡献他的知识,他会非常乐意。
【返回顶部】
主办:中共贵州大学委员会组织部 维护管理:中共贵州大学委员会组织部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西校区 邮政编码:550025 org@gzu.edu.cn 网站设计:兴乾盛科技